关于校园运动会的摄影拍摄技巧发表时间:2021-01-28 09:41 摄动体自有一定的规律,假若对此一无所知,自然不能得心应手。拍摄动体一般有两种,一种是“凝固”动体,一种是“虚糊”动体。面对动体究竟如何处理,在客观情况许可的前提下,还得看拍摄者的意愿和宗旨,这恐怕也算是“意在笔先"吧。 1:“凝固”法 2:选用适当的快门速度 3:“虚糊”法 4:追随拍摄 1:“凝固”法 动作的“凝固”:这是最常用的方法。清晰而真实地再现出他的面部和身体轮廓,使人看清因动作太快而在当时无法看清的细节。 在光线较差的情况下,即使把光圈开大也无法获得所需要的快门速度。这时应该在一个动作达到高潮、接近于完成的时候,即动作在改变方向以前趋于停滞的那一瞬间进行抓拍。 2:选用适当的快门速度 一般的规律是,动体的动速愈高,所需的快门速度愈快(动体的动向和与相机的距离不变);动体与相机的距离愈近,所需的快门速度愈快(动体的动速和动向不变);动体的横向运动与斜向运动、竖向运动相比,所需的快门速度前者最快,中者次之,后者更次(动体的动速和与相机的距离不变)。 掌握了这一规律,不仅能根据三个因素的具体情况,选用适当的快门速度,而且还可增强应变能力。举例说,你想拍摄一个动体的“凝固影像”,而可以采用的快门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又达不到所要求的那样高,这时你可变换一下拍摄位置,或是迅速后退,拉大拍摄距离,或是调头换一个角度,变横向为斜向、竖向,从而容许把快门速度减慢。此外,利用某些动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短暂停顿,比如跳高到达顶点的一瞬,快门速度也不必很高。 具体非要量化描述的话,这里有一个经验算法: 动体-快门速度 慢步行走;手势-1/500秒 快步行走;时速为16~24公里的车辆-1/1000秒 体育运动、跑步,时速为32~64公里的车辆-1/2000秒 奔跑的动物、飞鸟,时速约为105公里的车辆-1/4000秒 如果动体的运行和镜头成45度斜线方向,快门速度按上面所列的减半。如果动体和镜头成垂直方向运行,用上面所列速度的1/4就够了。同样,如果影像缩小,可以相应地减低快门速度。例如:将距离增加一倍(或者使用缩短一半焦距的镜头),影像的大小就会减半,所需快门速度也就减少一倍。 |